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彭淮南:100年台灣不會資產泡沫


針對南北韓緊張情勢在立法院引起委員關切熱錢流向台灣,央行總裁彭淮南上午在立法院表示不希望這事發生,若發生對亞洲金融市場多少會有影響,央行會傾全力維持金融市場穩定。
記者曾學仁/攝影
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2)大舉印鈔引發全球資產泡沫化危機,市場出現「百年大泡沫」預測報告,台灣倒底會不會有100年泡沫化問題?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上午斬釘截鐵表示,「民國100年台灣絕對不會有泡沫化」,他預測在國內外壓力下,美國應該不會再有QE3、QE4,未來國際準備將朝美元、歐元、人民幣多元貨幣準備,以減少單一美元貨幣準備引發的全球金融動盪。彭淮南說,該項報告的立論和事實有很大出入,正常的實質利率定義是指,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減掉通膨率,但這份報告竟引用活期存款利率減通膨率,定義上就有嚴重偏頗,因此,彭淮南二度肯定回答「100年台灣不會有泡沫化」問題。
不過,立委賴士葆相當不滿美國的印鈔救市作法。彭淮南表示,他不便評論友邦國家的貨幣政策。但從美國的國際收支表來看,目前美國國外資產18兆、國外負債21兆美元,負債大於資產,依照歷年來美國財長的一致性說法「強勢美元符合美國利益」。
彭淮南表示,現行單一準備貨幣制度,未來將走上美元、歐元、人民幣三種貨幣的多元準備新趨勢,只是目前人民幣並非國際貨幣,一般人買不到人民幣。他認為,美國聯準備應該不會再推出QE3 、QE4。
立委則要求彭總裁主動在第六次江陳會中爭取讓央行可以買人民幣,彭淮南表示,目前銀行間的人民幣現鈔已運作的很順暢了,大家可買到新鈔票,且便宜百分之一。央行的外匯存底組合也早已多元化,未來是否新增人民幣,還得看中國人行的政策導向,非我方單方需求。
【2010/11/29 聯合晚報】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匯率戰爭

CASE I 

詹姆士美國人到中國旅遊,用 10 萬美元兌換到68 萬人民幣。
在中國吃喝玩樂了一年,花了 18 萬人民幣。
他要回去了,到銀行去,因為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到 1 
這位美國人用剩下的 50 萬人民幣換到了10 萬美元。
來時 10 萬美元,回去還是10 萬,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CASE  II    
布萊恩美國人,也拿 10 萬美元換了68 萬人民幣。
在中國花 50 萬買了房子,吃喝玩樂花了18 萬,想回去了。
房子增值了,賣後淨得 100 萬,以匯率,剛好能換20 萬美元。
布萊恩在玩,也在掙錢。

CASE  III     
王念祖中國人到美國打工,
68 萬人民幣兌換到10 萬美元。
在美國辛辛苦苦了一年,賺了 3.6 萬美元。
他要回去了,到銀行去,因為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到 1 
這位中國人用 13.6 萬美元換到了68 萬人民幣。
來時 68 萬人民幣,回去還是68 萬人民幣,悲傷地回家了。  
PS :  匯率真厲害,不可不小心。 歐巴馬真行 ,  要求人民幣升值 .. 
美國人又來了(陳文茜)  
我人生前50年,短短的50年裡,已聽到2次全球經濟中心由西半球向東移的大趨勢論調;2次事隔25年,2次發聲皆來自美國。
第一次差不多於1985年時達到高峰期,當時《Japan as No.1》的書籍剛出版,撰寫書籍者為一位哈佛大學教授;美國各大報紙紛紛發表社論,有的充滿畏懼,有的充滿憤怒。也就在那一年日本為了平衡對美貿易順差,壓力下簽署「廣場協議」;之後美歐聯手拉抬日圓,漲幅近三分之一,吃掉了日本大半外匯,日本正式進入泡沫經濟時代,也終結戰後最大繁榮期。
現在事後看來,日本人真是癡傻!1988年還高興地抱著現金買下洛克斐勒大廈,甚至打主意入主紐約地標「World  Center」。 「歐元之父」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孟代爾去年9月接受香港鳳凰衛視專訪,明白點出當年「日本人做了愚蠢的決定」;日本從此經濟消失20年;前10年泡沫經濟留下壞帳,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Japan No.1」正式結束神話;後10年經濟停滯,只靠出口微成長。
現在美國人又來了!金融海嘯剛發生時,向全球賣出有毒金融產品的美國人曾短暫懺悔一下,但也就那麼一下。一年後美國人又大聲了,而且聲調、語氣、論述都複製1985年的版本。這一次他們的對象,是中國。
第一部曲,宣告並預言「中國即將統治世界」;第二部曲,高唱人民幣嚴重低估論,130名國會議員聯名指控中國操縱匯率;第三部曲,美元不聲不響地與其他國家貨幣競貶,由於美元仍居全球不可替代的國際貨幣地位,美元貶值等於美國人將他們的債務丟給包括中國、台灣等持有龐大美元資產的國家分攤。
金融海嘯發生後,美國有一批學者積極研究日本消失的10年,很怕美國重蹈日本之路。這些美國學者當然不會有足夠的客觀性,願意把時間再往前推10年,看著勤奮的日本人是如何走上這條不歸路。
美國沒料到中國這次變精明,他們也正研究日本消失的10年;北京請益西方孟代爾、史迪格里茲等經濟大師當國師。這一次中國官方早已吃了秤砣鐵了心,人民幣絕不上當,不會重蹈「廣場協議」陷阱。中國不向美國帶頭的國際壓力屈服,人民幣不會大幅升值,讓中國經濟從此也走上日本的不歸路。
中國謹慎 不當傻子日本人隔海看著這場主角換人但戲碼熟悉的人民幣大會戰,感慨恐怕很深。日本民間是全球購買最多雷曼債券的受害國,事後他們沒有從美國得到一絲補償。日本唯一賴以出口稱霸全球的TOYOTA汽車,又因煞車出包在美國不斷被放大至政治層次;美國國會史上第一次出現一位外國CEO,至國會被質詢羞辱。世界上有沒有一個國家有權請雷曼CEO或馬多夫,至該國接受國會質詢或批評?日本人最親美也受害最深,但他們沒有一絲絲權力表達憤怒。
中國小心謹慎地看待後金融海嘯的時代,最壞的已過去,因此全球一致行動的時代已結束;從此是各國角力的開始。中美不可能全面鬧翻,但也不可能為了換取對美貿易,中國再誤上賊船。從去年開始。中國官方幾乎駁回多數國企對美併購案,中國不想當個傻子,投資美國,再被當地工會套牢。一位了解中國核心政策的朋友告訴我,中國官方領導人的原語談話,「連自己多少斤兩都搞不清楚!被騙光了,還以為自己是贏家!」按照最新2010年新數據,西方至今仍佔全球經濟總額2/3;談亞洲崛起,不如正確地說亞洲只分了一杯羹。至於所謂「中國統治世界」,別跟著美國瞎鬧了! 

作者陳文茜為電視節目主持人 -- 

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劉遵義預言:人民幣 五年後自由兌換



大陸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公司的香港一把手劉遵義預期,五年後人民幣可望完全自由兌換,但不見得是自由浮動匯率。巧合的是,國際貨幣基金(IMF)在最新一次特別提款權(SDR)組成貨幣檢討中指出,由於人民幣使用還不夠廣泛,自由兌換程度也未達IMF標準,因此現階段還不會納入SDR的一籃子組成貨幣中。
香港信報報導,中投國際香港董事長劉遵義17日參加在香港舉行的「高端經濟論壇」時表示,目前大陸資本帳尚未開放,但人民幣自由兌換可望在五年以後成功,只是自由兌換不等於匯率完全自由浮動。
劉遵義指出,隨著人民幣逐漸國際化,人民幣將逐步成為主要貿易貨幣、境外央行的儲備貨幣與保值工具。
他預期,由於東亞各國對各自的貨幣缺乏信心,但對人民幣的信心增強,因此東亞經濟體之間的貿易,將逐漸以人民幣作為報價單位。
另,華爾街日報報導,IMF在17日表示,儘管曾考慮將人民幣納入SDR的一籃子貨幣,但由於人民幣自由兌換程度無法達到IMF有關標準,所以最終未能入選。
先前外界曾猜測,由於中國大陸在世界經濟中的影響愈來愈大,人民幣應該被納入IMF貨幣籃子,且部分中方官員也有類似看法。
今年6月底IMF總經理史特勞斯康曾指出,人民幣納入IMF特別提款權的組成貨幣愈快愈好,但前提是人民幣匯率必須要能由市場自由決定,而且可以自由兌換。
當時他說:「這個問題一定要考慮。我想很難在人民幣真正有市場價格與成為任何形式的浮動貨幣前這麼做,但愈快愈好,因為隨著時間過去,有愈來愈多因素要將其他貨幣納入SDR一籃子,而且是從人民幣開始。」IMF每五年檢討一次特別提款權籃子中的貨幣。在本次評估中,IMF調整了美元、日圓和英鎊的組成比重。
至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昨天是連續第二個交易日走升,因為美元走貶提高了各家銀行對人民幣的需求。人民幣昨天在上海匯市小升至6.6336元兌1美元,高於前一天的6.6425元。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昨天則是小幅調高中間價至6.6455元,高於前一天的6.6490元。
【2010/11/19 經濟日報】

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

各章重點摘要及習題

             重點摘要                               習題
ch1       1,15                                       1,11
ch2       2,3,4,5,6,7,8,9,10,11           7,9
ch3       9,10                                       9,11,12
ch4       1,2,3,4                                
ch5       全部                                       1,3
ch6       2,4,8                                      1,6

2010年11月4日 星期四

和魔鬼交易?美再撒錢買公債 股匯房市恐泡沬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3日宣布新一輪量化寬鬆措施,到明年6月底為止,將再收購6,000億美元公債,希望藉此提振經濟,壓低利率。
經過兩天決策會議後,Fed決策官員決議推出市場期待已久的新量化寬鬆政策,並表示如果經濟依然疲弱,且物價在低檔盤旋、失業率居高不下,將再收購更多公債。市場原預期的收購規模是5,000億美元。
Fed表示,未來八個月每月將收購750億美元公債,且第一輪收購公債到期後的2,500億至3,000億美元收益也將再投入公債市場;如此一來,收購規模達8,500億至9,000億美元。Fed 還將依8月的決定,每月購買大約350億美元公債,取代將陸續到期的抵押貸款債券。
Fed計劃收購的公債,近半數為5至10年期公債。負責收購事務的紐約聯邦準備銀行表示,收購的公債類型從未滿2年期到30年期都有,「平均存續期間為五到六年」。
Fed決策小組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在會後聲明中表示:「委員會將定期檢討收購證券的速度,並視情況調整方案,以促進就業和物價穩定。」Fed官員指出,收購債券大約相當於讓短期利率下降0.75個百分點。基準利率在2008年12月時已降至逼近零,因此Fed 沒有其他傳統工具可刺激經濟,只能改用收購資產等非傳統措施。
收購公債是希望維持長期利率在低點,降低貸款成本,鼓勵消費者增加支出、企業擴大投資,帶動經濟成長。在2009年1月到今年3月期間,Fed已收購近1.7兆美元的公債和抵押貸款債券,各界認為此舉成功助美國脫離金融風暴和經濟衰退泥淖。不過,當時市場擔心通膨升溫,這次各界仍有類似疑慮,新的資產泡沫和通膨會不斷膨脹、美元大崩盤。堪薩斯聯邦準備銀行總裁何尼形容,收購公債與「和魔鬼討價還價」沒兩樣。但Fed主席柏南克投書華盛頓郵報,強調外界誇大疑慮。
量化寬鬆Q&A 股匯房市怕成泡沬
【經濟日報許玉君/整理】
Q:什麼叫做「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
A:貨幣政策制定者(例如美國聯準會、中央銀行),控制銀行體系的資金「數量」,保證市場資金維持寬鬆。「量化」是指定期固定釋出一定數量的資金,以美國這次的新量化寬鬆貨幣措施為例,將在八個月內再收購6,000億美元公債,平均每月購入750億美元,等於每月聯準會都會釋出750億美元的資金到市場。
Q:什麼國家首先採取量化寬鬆政策?
A:日本。各國央行寬鬆貨幣政策一般有兩種做法,一是降低利率;二是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增加貨幣供應。以前各國央行最常控制利率,但當利率已降無可降時,例如日本利率已降至零利率,就只能選擇第二種作法,向市場釋金。
Q:美國為何要採取新一波的「量化寬鬆」?
A:金融海嘯發生後,美國曾推出第一波高達1.25兆美元的量化寬鬆政策,實施期間從去年3月到今年3月;但今年3月屆期後未退場,並陸續小額進場,到今年底為止共推出近1.8兆美元的量化寬鬆。由於失業率近10%、通貨膨脹率則走低,顯示景氣復甦緩慢,促使Fed實施第二波量化寬鬆,挹注更多資金。
Q:「量化寬鬆」效果如何?
A:淺白來講,量化寬鬆雖不是直接印鈔票,但因為聯準會收購公債的錢,是以擴張資產負債表而來,因而多數經濟學家認為,這種做法幾乎等於印鈔票。
美國聯準會透過不斷在市場釋金,刺激民眾消費,以避免真正發生經濟二度衰退帶來的通貨緊縮問題。
因為量化寬鬆是在市場釋出大量資金,以紓緩經濟衰退的影響,結果就是造成市場上美元資金太多。當市場資金供給遠大於需求時,美元貶值是無法避免的趨勢,加上國際市場交易都以美元報價,也會帶動原物料價格上漲。
Q:量化寬鬆對他國影響?
A:美國聯準會釋金,市場充斥低利的美元,追求報酬的資金會流向各種可以炒作的標的物,造成物價、房價大漲,「吹」生資產泡沫。
貨幣大戰也可能愈演愈烈,預期未來一年內美元將繼續走弱,部分新興國家的央行早已展開干預匯市措施,未來捍衛匯率將會更辛苦。
資產泡沫加上弱勢美元,使亞洲國家面臨物價跟匯率兩難取捨,貨幣升值可減緩通膨壓力,但會損及出口競爭力;不升值,又難以抵擋通膨壓力。
Q:可能導致的結果?
A:美國啟動第二波寬鬆量化政策,弱勢美元的走向會更明顯,造成更多熱錢湧入亞洲、拉丁美洲等新興國家,這些國家將面臨匯率波動、通膨壓力和資產泡沫等三大課題。
Q:對台灣的影響為何?
A:熱錢也湧入台灣,造成新台幣匯率大升(但央行積極阻升)、房價、股市大漲等後遺症。但學者認為,台灣的資產市場應不致全面泡沫化,但會呈「M型化發展」,精華區土地與商業辦公大樓會大漲,但只有有錢人和大企業才有能力進駐,市井小民無法在精華區從事經濟活動。
資料來源:中研院院士管中閔、經建會主委劉憶如、政大金融系教授朱浩民、台灣經濟研究院第六所所長楊家彥、聯合報
【2010/11/05 經濟日報】

狂印6千億美鈔救經濟


  • 2010-11-05
  •  
  • 中國時報
  •  
  • 【蔡鵑如/綜合報導】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聯準會)決策機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召開的兩天貨幣決策例行會議三日結束,聯準會並宣布實施第二輪量化寬鬆(QE2)政策,金額達六千億美元,以期降低長期利率,推高長期公債價格,並刺激投資與消費,達到提振美國經濟成長的目標。
     消息傳出,全球股市紛紛上漲;市場認為資金寬鬆,股市可受惠,因此聞聲上漲。周四美股開盤大漲二○一點,上漲幅度超過一.八%,歐洲英、法、德等主要股市也上漲一.五到二%左右,亞股亦收紅。但對正力抗貨幣升值壓力的各國央行而言,QE2會讓美元走弱,熱錢更多,加重各國貨幣升值壓力。台幣昨日在盤中即升值四.一角,央行尾盤干預使升值幅度縮小到六分,其它亞幣也以升值回應。
     聯準會將擴大「公開市場帳戶」(SOMA)持有的資產組合規模,由FOMC授權紐約聯邦準備銀行「公開市場交易台」(Open Market Trading Desk),在未來八個月購入六千億美元美國長期國債,平均每月收購七五○億美元。
     FOMC並將委派公開市場交易台,把到期抵押貸款債券的本金再加碼投資,收購兩千五百至三千億的美元國債。換言之,這一波QE2的操作總金額將達八千五百至九千億美元。
     不過就規模而言,QE2購入的資產仍少於去年一月至今年三月實施之第一波量化寬鬆的一.七兆美元水準,市場原先預估QE2金額為五千億美元。
     FOMC在決策例會後發表的聲明中表示,聯準會將「持續評估購買國債的步調與資產收購方案的規模,同時將調整方案內容,以因應促進就業與價格穩定的需求。」而聯準會也將「繼續關注經濟前景和金融市場發展,並在必要時動用其政策工具,以支撐經濟復甦」。
     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四日在《華盛頓郵報》言論版撰文指出,此一手段過去曾緩解金融危機,目前看起來仍將見效。
     有專家示警說,QE2恐將引發通貨膨脹。但聯準會認為,美國當前並無通膨之虞,反倒有通貨緊縮之憂,因為經濟體閒置產能過多,失業率高達九.六%外,房市空屋超過一千四百萬戶,製造業有二八%產能未善加利用。
     FOMC中唯一投票反對第二波量化寬鬆政策的成員、堪薩斯聯邦準備銀行總裁霍尼格曾指出,聯準會此舉是「與惡魔討價還價」。不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倒是盛讚聯準會的決定十分「果敢」,並稱此舉史上前所未見。

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中國FOF產品快速成長


美國晨星公司(Morningstar)於1984年創立於芝加哥,是美國目前最主要的投資研究機構之一,並且也是國際級的基金評等權威機構。http://tw.morningstar.com/
中國內地集合理財行業規模擴張 FOF產品快速成長
今年以來,中國A股市場持續震盪,但中國券商集合理財行業規模卻呈現快速擴張,同時集合理財業務中的FOF產品也隨之大舉擴充。目前中國的FOF產品共有28檔,其中有13檔在今年才成立。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成立的FOF中,多檔產品來自中小券商,而且部分FOF產品是這些券商的首檔集合理財產品。

中國券商集合理財行業規模快速擴張

券商集合理財,也稱為集合資産管理業務,指的是由券商接受投資者委託,並將投資者的資金投資於股票、債券等金融産品的一種理財服務。隨著中國經濟的成長,高端理財産品引起了各類金融機構的關注,此項業務更被中國內地券商視為轉型的重要方向。

近來中國集合理財産品呈現快速成長的趨勢,使得中國國內理財市場日漸形成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理財三足鼎立的局面。自2005年,光大陽光集合資産管理計劃正式成立以來,經歷5年多的時間,券商集合理財産品不僅發行數量、發行規模屢創新高,而且參與的券商逐年增加。據統計顯示,目前中國的券商集合理財産品數量約158檔,尤其是今年以來,理財産品數量大幅增加,行業進入快速增長,截至9月底止,券商集合理財行業累計新增61檔新産品,比去年全年新增産品總數還多出14檔。

FOF成為中小型券商探路工具

另外,在今年這個快速擴張的趨勢中,還可觀察到券商集合理財產品也不再為大券商所獨佔。隨著中國監管部門對中小券商參與資產管理業務的逐步開放,中國內地的華融證券、財通證券、紅塔證券等多家中小券商近期紛紛推出首檔集合理財產品,使得集合理財產品的市場格局開始發生改變。其中,許多中小券商在第一檔產品推出時,往往使用FOF形式,以信達證券為例,該公司2009年3月獲得自營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資格,而信達滿堂紅基金優選便是該公司首檔集合理財產品。西部證券發行的財富長安1號也是該公司旗下的第一檔集合理財產品。

由於大券商的優勢主要在投資銀行和經紀業務上,中小券商為了拓展差異化的生存空間,較傾向在研發、人力資源方面配置更多資源,因此相當重視集合理財產品,也使得券商集合理財產品並非「以大為美」的特徵逐漸顯現。而中小券商首次發行集合理財產品時之所以會選擇FOF的形式,主要是因為FOF產品具備較強的風險防禦特徵,可滿足部分投資者分散風險的需求。因此,無論從謹慎角度,還是拓展銷售對象的方面來看,FOF都是首選。除此之外,目前中國的公募基金已超過600檔,而基金業績差距較大,中小券商作為專業機構,可運用其研究能力幫助投資者來精選基金。(本文由晨星研究部提供)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由各投資機構或媒體提供,純屬研究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聯合理財網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認識ETF的投資風格


美國晨星公司(Morningstar)於1984年創立於芝加哥,是美國目前最主要的投資研究機構之一,並且也是國際級的基金評等權威機構。http://tw.morningstar.com/
大部份股票型基金經理人會在價值型或成長型的投資策略中,選擇採取一種投資風格。價值型基金的經理人尋找相對便宜的股票,而成長型基金經理人則挑選具有吸引力的優質公司。我們將藉由本文來檢視價值與成長型股票的定義,並且以實例來進行說明這兩類投資風格的ETF。
風格的定義

雖然指數的觀念已存在一段時間了,但是追蹤價值和成長型股票的指數,直到1980年代才開始發展。不論是廣泛或主要指數的定義皆相當簡單,它們將規模落在某個門檻內的所有股票列入指數的編制中。但如果該指數是要特別訴求”風格”的話,那麼這個指數就得運用一些篩選規則,藉以區分價值及成長型股票。在概念上,價值型股票是相對於某些價值衡量結果後,目前交易價格較低的股票;而成長型股票則是多指目前具有盈收快速成長潛力的股票。價值型股票在辨別上相對較容易,一般通常會利用目前股價與該公司過去的歷史財務數據,如盈收或帳面價值等,相比較後所得到的本益比或股價/帳面價值比率來加以界定。

本益比(P/E ratio)的倒數是收益率,也可以視為利率或股票的報酬率。股票收益率與債券殖利率的概念相當接近,只不過並非所有的公司收益都會被當作股息發放給股東。一般認為,一檔股票若有低本益比或高收益率,便意味著該股票具有投資價值並有提供高報酬率的潛力,不過它也可能隱含較高的風險,就像是高殖利率的垃圾債券也通常被認為較具風險性。

另一方面,成長型股票就較難以界定。以時間點的角度來看,成長型股票可用歷史資料來加以評估,例如歷史的銷售數據或盈收成長,而期間該公司股價通常也會上揚以反映強勁的成長前景。另一個更好的方法,是前瞻性的衡量方法,例如採用分析師的盈收或成長預測數字。不過,分析師的預測普遍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分析師認定企業未來成長性的速度會比市場來的慢,所以當公司將會明顯成長時,其股價早已上揚。由於要藉由過去的歷史數字來作預測有相當程度的困難點,因此有人也建議以公司股價的上漲動能,來作為公司成長的領先指標。因為公司成長代表企業的改變,動能就可能會是判斷公司是否正經歷改變的一個不錯的衡量指標。不過,動能一向被認為是與價值或成長截然不同的第三種投資風格。如果將最具有動能的股票都歸類為成長型股票,那麼其餘的價值型股票就會變成是動能不足的股票。然事實上,向來被視為價值型的股票也具有上漲動能,尤其是與商業週期波動有相關的股票。

另一種判斷成長或價值型股票的方式,則是用產業來加以區分。成熟的資本密集型產業通常被視為價值型產業,而科技或是消費產品及消費者服務產業,因為產業趨勢的影響力較大,它們通常被視為成長型產業。價值型公司通常會支付股利,因為該類型公司的成長機會較少,因此不需要大量的新資本投入。成長型公司的盈收報酬比資金成本來的高,所以這類公司通常會將盈收再投資於本身的業務,而不用來發放股利。

四大指數公司採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定義價值或成長型股票。羅素(Russell)使用兩個衡量指標(帳面價值/股價的比率,以及分析師的長期成長預測值),而摩根士丹利(MSCI)則採用了八個衡量指標。理想中,這些衡量方法應可切割出各個截然不同,並且之間低度相關,但會與價值或成長等因素高度相關的投資組合。在經過篩選之後,會有三分之一具有最高價值型分數的股票被放置於價值型指數中,而另外三分之一具有最高成長型分數的股票則被納入成長型指數中。而剩下三分之一的股票,同時具有價值和成長兩種特性,就會被分配在兩種指數之間,這樣一來,這些股票會有一部份比重為價值型,而有另一部份比重為成長型。因為在設計上,這些風格指數有重疊的部份,所以之間的相關性也往往較高。在過去的10年間,標準普爾(S&P)風格指數之間的相關性是最高的,而摩根士丹利則是最低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標準普爾公司修改了它們的衡量方法,在成長衡量要素之中增加動能因子,並推出一組新的風格指數,取名為「純粹」價值型以及成長型指數,這兩個指數並沒有重疊的部份,並且依照股票風格的分數而非股票市值來分配權重。過去10年標準普爾價值型和成長型指數之間的相關性為0.86,而它們的純粹風格型指數的相關係數僅0.70。

長期來看,價值型股票的表現優於成長型股票。除了它們的報酬率稍高外,該類型股票的波動率也較低。在過去的10年中,S&P 500 價值型指數的年化報酬率為1.6%,標準差為16.6%,而S&P 500成長型指數則下跌了2.9%,標準差為17.7%。大量的分析研究亦顯示價值型股票報酬表現較好;而另一方面,僅少數的證據支持成長型股票的投資。不過,對於價值型股票部分的界定,雖然已有清楚明確的共識,但是成長型股票的定義卻仍較模糊不清。事實上,大家往往也將價值股與熱門股來作比較,而熱門股與價值型股票相反,雖然熱門股並不一定會快速成長,但是股價絕對是相當貴的。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價值型股票的報酬表現一定會比較好,希望能夠盡量降低風險或投資期間較短的投資人應投資於主要指數產品,而不是投資風格指數產品。

晨星的觀察及建議

雖然成長型股票通常會比價值型股票來的貴,然在過去的10年內,成長型股票的本益比下降的速度卻比價值型股票來的快。這反映了過去10年來,成長型股票在科技泡沫年代的交易比率數字過於膨脹,並且近來長期成長的預測數字有下降的趨勢。

晨星的分析師認為,目前的價值型股票比成長型股票具有吸引力, iShares S&P 500 Value Index (IVE)的交易價格/公平價值(P/F)比率為0.84,而iShare S&P 500 Growth Index(IVW)為0.94。不過,這些分析師也認為S&P 500 成長型指數的成份股素質較高,因為該指數中有50%的投資部位具有寬廣的經濟護城河,而在S&P 500價值型指數中,只有34%具有寬廣經濟護城河。擁有寬廣經濟護城河的企業具備高度競爭力的經濟優勢,並能維持其高於成本的資本報酬率。因此,在成長型指數中有較多具有經濟護城河的公司一點也不讓人意外,因為這些企業持續投資於本身業務,並且能增長自身盈收的能力較高。

目前有幾檔以價值或成長型投資風格為主題的ETF。如果你所要找尋的是涵蓋所有大小市值股票的ETF,你可能會喜愛 iShares Russell 3000 Growth (IWZ)或是iShares Russell 3000 Value (IWW),這兩檔ETF包含了近乎整個股票市場,但僅收取0.25%的費用。我們通常不建議選取混合或搭配不同指數公司的投資風格基金,因為這樣指數的投資標的容易發生不必要的重疊狀況。在大型股部分,我們偏愛Vanguard Growth ETF (VUG)以及Vanguard Value ETF (VTV),這兩檔ETF的費用率為0.15%。雖然各家指數公司界定風格的方法相當類似,但是在中型股和小型股的部分,卻有較明顯的差異。S&P在指數編製的條件上較為嚴格,規定公司須具備足夠的財務能力才能被納入指數中,而未出現獲利的小型公司也往往波動過大。因此,在小型股的部分,我們較推薦iShares S&P SmallCap 600 Growth (IJT)而非 iShares Russell 2000 Growth (IWO)。除此之外,S&P SmallCap 600 Growth也含有較少的成長型股票,而有較多的價值型股票。Russell 2000成份股的平均市值也小於S&P SmallCap 600 的平均市值,也因此會加大Russell 2000指數的波動率,這兩檔ETF的費用率同樣是0.25%。Rydex也有發行追蹤S&P 純粹風格指數的ETF,例如 Rydex S&P 500 Pure Growth (PRG)以及Rydex S&P 500 Pure Value (RPV),雖然這兩個純粹風格指數之間的關聯性低,但目前還並未得到市場廣泛的採用。
(本文由晨星美國撰寫,晨星台灣編譯)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由各投資機構或媒體提供,純屬研究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聯合理財網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國內投信基金買陸股 大鬆綁


金管會最近發函洽商陸委會、中央銀行,將國內投信基金投資大陸股市上限,從現行10%大幅提高到30%,並開放投信可以在國內發行全部是陸股的ETF (指數股票型基金),國人也將有機會藉此間接持有大陸股票。

經濟日報/提供
國內已有多家投信事業取得大陸QFII(合格境外投資機構)資格,為因應市場需求,金管會也將放寬國內投信基金投資大陸股市上限,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考慮放寬的對象只有國內投信基金,尚未包括境外基金,透過政策協助國內基金發展的用意相當明顯。
有關官員昨(2)日透露,金管會已擬妥放寬國內投信基金投資陸股限制方案,並已函洽央行、陸委會意見。
根據金管會研擬的方案,主要有兩大開放重點,包括將國內投信發行的海外基金投資陸股上限,從現行10%提高到30%,以及開放投信業者可以在國內發行全部以陸股為成分股的ETF 。
有關官員表示,投信業者取得QFII資格,可以買陸股後,有了陸股部位,業者也希望可以發行全部以陸股為成分股的ETF。
全部是陸股的ETF開放在國內直接掛牌後,國內投資人不必到大陸,就可以間接買到大陸股票,但為避免國人直接持有大陸股票,開放初期對於這類ETF的交割,將限於現金,不能拿股票。
根據現行規定,境外基金、投信基金投資陸股上限,都不得逾基金淨資產的10%,但這次金管會函洽相關部會放寬上限比率者,只有投信基金;對於境外基金,官員說表示「以後再說」。
官員表示,境外基金目前已經有很有優勢,這次並未納入考慮。目前在台銷售的境外基金規模,遠大於國內投信基金,金管會政策上有意衡平境外基金及投信基金的發展。
除放寬投信基金投資陸股限制,金管會也研議將單一QDII(大陸合格境內投資機構)投資台股的8,000萬元上限提高,日前也發函洽央行意見,目前在台註冊的QDII有六檔。
至於QDII投資台股的總額上限5億美元,基於近來央行力抗國際熱錢等因素,這次並未在檢討放寬的項目。
【2010/11/03 經濟日報】

資金速撤離美國 葛洛斯:美元恐再貶20%


「債券天王」葛洛斯(Bill Gross)1日表示,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若繼續推出非傳統的寬鬆貨幣政策,可能使美元在未來幾年內貶值20%。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3日將宣布新的量化寬鬆措施,進一步收購債券。
為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管理全球最大債券基金的葛洛斯表示:「我認為美元很可能貶值20%。」投資人會將美元貶值的速度納入重要的考量因素,但他並未說明美元會對何種幣值貶值20%。
葛洛斯表示:「央行印製出數兆美元的鈔票,即使(第二輪量化寬鬆)不一定會到達這個規模,然而一旦(製造的資金)達到這個規模,全球的美元就會供給過剩,導致美元貶值。」
聯準會本周很可能宣布收購至少5,000億美元的長期債券,市場稱之為第二輪量化寬鬆(QE2 )。

葛洛斯說:「QE2不只製造出更多美元,也降低美元的投資收益,讓外國人較不願持有美元。」他認為,這就是美國財政部和聯準會「共同」希望的結果。
許多美國人相信,中國政府操縱人民幣匯價,導致美國工作機會流失,並陷入貿易赤字持續擴大的困境。但葛洛斯認為,根本的問題是美國等已開發經濟體與開發中國家的勞動力相去甚遠,中國可以用更便宜的成本做同樣的事。
他說:「過去二三十年來,我們鼓勵這一切,如今它回過頭來困擾我們。中國、越南、巴西、墨西哥等國勞動力都超越美國,並挫傷我們經濟。」
【2010/11/03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