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日 星期一

陳一新:美為反恐戰爭找到撤兵好理由


  • 2011-05-03
  •  
  • 旺報
  •  
  • 【記者盧虹/綜合報導】
     賓拉登被擊斃,並不代表恐怖主義的結束。因為美國此舉並未真正解決恐怖主義的根源,國際上,在中東、南亞、東南亞都存在不同的恐怖主義根源,這些區域的恐怖活動不會因賓拉登之死戛然而止。
     被稱為美國頭號通緝犯的賓拉登死訊確定之後,顯示美國在阿富汗、巴基斯坦的反恐戰爭,可以找到一個很好、很光明正大的撤兵理由;否則若是賓拉登未死,美國卻採取撤兵行動,將招來反恐一事無成之譏。
     可以肯定的是,在賓拉登死後,恐怖主義將繼續存在、反恐任務也會持續,未來會有更多「賓拉登」出現。美軍擊斃賓拉登固然報了2001年世貿大樓被炸毀的一箭之仇,為3000多條無辜犧牲的性命伸張正義,但這僅只是解決局部問題,並未全部根除恐怖主義。
     美國未來要面對的是比賓拉登更棘手的國家主義,尤其是北韓、伊朗對國際安全構成的威脅迄今尚未解決,世界面臨的是比恐怖主義更嚴重的核子武器、化學武器失控問題。
     這是美國當年決策錯誤,反對印度發展核武卻縱容巴基斯坦發展核武、化武,化武素有「窮人的核子武器」之稱,大規模擴散帶來的將是比911更嚴重的殺傷力,這使得美國總統歐巴馬所期待「核子冬天的結束」變得愈來愈遙不可及。
     至於洩密網站「維基解密」公布一份美國機密文件,指蓋達組織在歐洲暗藏核彈,計畫在賓拉登被逮或被殺即引爆核彈,引發「核子地獄風暴」,恐怖份子用這來威脅還可以,核彈一旦真的引爆就用完了,而且也會影響其自身的利益。
     中國大陸部分網民在網路上發表對賓拉登的悼念留言,應是基於賓拉登同樣都是反美的立場,不能視同大多數的中國人都同情賓拉登,其實中國政府本身也受困於新疆、西藏等地的恐怖主義,因此對於蓋達組織這類恐怖活動不會給予支持或認同。
     (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陳一新口述,陳秀玲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