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戰場太擠 惠普學IBM轉型


  • 2011-03-10 01:02
  •  
  • 工商時報
  •  
  • 記者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藍色巨人IBM在過去10年逐漸將業務重心由客製化硬體,轉移至高毛利的服務和軟體業務,去年第4季搶眼的業績,凸顯該公司努力已經開花結果。IBM成功的前例也讓惠普躍躍欲試,外傳惠普有意仿效IBM的成功模式,出脫筆電部門,擴大科技服務事業。
 IBM早在多年前就發現服務業務的潛力,2002年便收購了PricewaterhouseCoopers的諮詢事業,搭配自家深耕多年的軟體,形成強而有力的組合,該公司並於2004年底將PC部門出售予聯想,正式揮別低毛利的硬體事業。
 IBM去年第4季的業績無疑是向外界宣示,有別於眾多依賴降價求生存的科技公司,IBM已遠離那個擁擠的戰場,在高利潤的業務站穩腳步。
 硬體產品毛利率逐漸下滑,科技大廠體認科技服務才是高獲利的關鍵,然而科技服務也有高低階之分,IBM對毛利較高的諮詢服務涉獵較深,惠普則多屬較低利潤的委外服務,也讓兩家公司獲利表現大不相同。
 高盛表示,惠普第4季的服務收入較前1年同期下滑2%,相較之下,競爭對手皆有不錯表現,例如IBM成長2%、埃森哲(Accenture)上揚12%,印度的Infosys和Wipro分別攀升29%和19%。
 科技服務可概分為諮詢和委外兩大類,委外公司被視為低毛利、勞力密集的「人體工廠」,通常為辦公室員工提供基本的技術支援,或是管理資料中心等工作。諮詢服務則提供較高階的策略工作,例如重新設計供應鏈,或是安裝複雜的套裝軟體。
 惠普在2008年買下電腦服務業者EDS,一舉成為全球科技服務市場二哥,不過卻是從事低毛利的委外領域。委外服務的價格壓力持續加重,且惠普缺乏便宜的海外勞工,更讓該公司居於劣勢。
 IBM和惠普一樣也從事委外服務,也和惠普同樣面對逐漸激烈的競爭壓力,不過IBM擁有豐富的軟體組合,故能擁有較佳的稅前利潤率,IBM上季稅前利潤率達24%,相較於惠普的11%。IBM深耕服務事業多年,惠普如欲依循IBM的成功模式,還需要多多向IBM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