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星亞洲研究部 2011/04/06 13:56 | |||||||||||||||
美國晨星公司(Morningstar)於1984年創立於芝加哥,是美國目前最主要的投資研究機構之一,並且也是國際級的基金評等權威機構。http://tw.morningstar.com/ | |||||||||||||||
ETF(Exchange Traded Funds),中文為「指數股票型基金」,是一種將股票指數或是債券指數作連結,加以證券化的一種投資商品。這個投資工具,直接連結到所對應的指數,只要注意市場的表現即可,所以又有「懶人最佳投資工具」的稱呼。 由於ETF具有簡單、好操作、買賣成本低等優點,加上近年來市場的波動加劇,許多投資人紛紛轉向”被動式”的投資商品,特別是追求長期穩健報酬的投資人,相對上來說更是青睞該類型的投資商品。目前台灣發行的指數股票型基金之數量及種類雖然不如國外種類來的繁多,但這幾年在主管機關及相關業者的推動下,也陸續有許多新種產品的推出,產品也朝向多樣化發展。 全球ETF市場快速茁壯 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的ETF達到15檔 自1993年,美國道富銀行發行追蹤美國S&P指數的全球第一檔ETF-SPDR誕生以來,ETF已經經歷了近18年的發展,而期間所發行產品的多樣性,更是遠遠超出當年只能追蹤大盤指數的範疇。從一開始的股票型ETF,到後來債券型ETF、貨幣型ETF、商品型、甚至發展到放空型ETF、槓桿型ETF等陸續問世。而追蹤指數的方式,也從一開始的一籃子股票,發展到以指數期貨、商品期貨、甚至到以衍生性商品方式來達到追蹤指數的目標。根據晨星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月31日止,目前全球掛牌交易的ETF已高達2,599檔,總資產規模高達1兆3,990億美元(每檔ETF僅計算一次,不含跨境交易等類型之ETF)。 台灣市場的第一檔ETF-「寶來台灣卓越50 基金」則是於2003 年6 月25 日正式成立,而台灣也成為繼香港、日本、新加坡和南韓之後,亞洲第五個ETF 的發行國家。 「寶來台灣卓越50 基金」以台灣50 指數(Taiwan 50 Index)為其追蹤指標,指數成份股包含台灣股市市值前50 大的上市公司,代表藍籌股的績效表現。 為了增加ETF 商品的多元性,並且吸引更多的投資人加入ETF市場,於2006年,台灣的主管機關又再核准發行二檔ETF,分別為「寶來台灣中型100基金」及「富邦台灣科技指數基金」。其中,寶來台灣中型100基金所追蹤的指標為台灣中型100 指數,其成份股包含台灣股市市值第51 至150 大的上市公司,代表台灣市場具成長潛力之中型企業之績效表現。富邦台灣科技指數基金則是跟蹤台灣資訊科技指數,該指數的成分股為台灣50 指數與台灣中型100 指數共150 檔股票中,最具代表性之台灣科技產業公司。 在2007年,台灣ETF市場又再添加了4檔生力軍,分別為「寶來台灣電子科技基金」,該基金與富邦台灣科技指數基金類似,但是所追蹤的指數為電子類加權股價指數,該指數包含了所有上市電子類股;「寶來台商收成基金」,則是追蹤S&P 台商收成指數,挑選赴大陸投資獲利50檔上市龍頭股票;「寶來台灣金融基金」,該以追蹤MSCI台灣金融指數,讓投資人能夠更方便掌握金融類股的表現;「寶來台灣高股息基金」,則是以追蹤市值前150大型上市公司中,預估未來一年現金股利殖利率最高的前30檔股票。 2008年,陸續推出「富邦台灣摩根基金」、「富邦台灣發達基金」、「富邦台灣金融基金」以及「寶來新台灣基金」等4檔ETF。其中的「富邦台灣摩根基金」所追蹤的是MSCI台灣指數,該指數也是外資投資台股時的首要參考指數;「富邦台灣發達基金」則是從市值前150大的公司中,挑選不屬於金融與科技產業的股票,以傳統產業為投資訴求;「富邦台灣金融基金」則是追蹤金融保險類股指數,代表所有上市金融類股整體的績效表現;「寶來新台灣基金」則是追蹤不含電子股50指數,該指數的成分股為傳產及金融類股,是投資人掌握類股輪動時的另一個投資選擇。 2009年以及2010年,則是台灣的ETF市場走向國際化的一年,在台灣與香港兩地證券主管機關的努力下,台、港的ETF開始跨境在對方的交易所掛牌交易。寶來率先以連結基金(Feeder Fund)的形式,發行了一檔「標智滬深300ETF」,該檔基金的連結標的為在香港掛牌上市的「標智滬深300中國指數基金」,該基金所追蹤指數的成分股包含了上海、深圳交易所最具代表性300檔股票。而匯豐中華投信則緊接在後,以跨境上市的方式引進了香港的「恆生H股指數ETF」(簡稱恆中國)以及「恆生指數ETF」(簡稱恆香港),讓對香港股市或者對中國企業有興趣的投資人可以直接用新台幣就買到在香港交易的ETF。2010年,凱基投信所引進的「標智上證50ETF」則是追蹤中國上證50指數,其成分股為上海證交所上市的50檔最大型且流通量最高的股票,而這檔ETF也是台灣的首檔純中國A股的境外ETF。 截至2011年1月底止,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ETF,已達到15檔,其中包括了11檔上市台股ETF及4檔連結香港、中國股市的股票型ETF,總資產規模已達到951.98億新台幣,較去年同期的640.14億台幣的總資產規模,增加了33.09%。整體而言,不論是從ETF檔數或是從資產規模的角度來看,台灣ETF市場都越來越吸引投資人的興趣,也呈現逐步成長的趨勢。 ETF、共同基金及指數績效表現比一比 雖然,投資人都了解ETF是一種被動投資的金融商品,但究竟投資的ETF是否替投資人帶來令人滿意的報酬率,依舊是多數投資人最重視的問題。我們依照晨星的分類方法,將上述的15檔ETF,區分為台股、台灣科技、台灣金融、陸股ETF以及港股ETF等五種不同的組別,並且將這幾類型的ETF與台灣核備銷售的共同基金及大盤指數來做相對應的比較,以便讓投資人更了解各類型ETF的報酬表現狀況。 以投資台灣股票為主的ETF》 整體而言,國內的股票型ETF近期的報酬率表現並不如其所對應的同類型開放式共同基金的報酬表現,但是近3年及近5年的平均長期報酬都較其同類型開放式基金組別平均來的高。在2009年及2010年,台股ETF、台股科技ETF以及台灣金融ETF的漲幅也都明顯高於同類型共同基金,但在2008年市場大幅下跌時,台股ETF以及台灣科技ETF組別則是出現了較差的表現。 對照基準指數來看,這3組國內股票型ETF明顯具有較強的防禦特性,由於大部份的國內成份證券ETF的投資標的都屬於台灣市值較大的公司,一般而言該類型標的之股價波動程度相對會較小。台股ETF組別在2008年的平均跌幅為49.51%,超過台灣證券加權指數的負46.03%,主要的跌幅則是來自於寶來台灣中型100及台商收成基金等波動程度較大的ETF,這幾個ETF多是以中型股為其主要組成標的,而投資於台灣前50大公司的寶來台灣卓越50基金則仍展現其較佳的抗跌能力,在2008年的跌幅為43.02%,下跌幅度稍低於指標指數。 金國外成份證券ETF》 我們同時也對追蹤國外大盤指數的ETF的報酬表現來進行檢視,發現中國ETF以及港股ETF的短期表現則較優於其所對應的中國、香港股票型基金組別平均,不過長期表現卻明顯較差。而這個差異,主要是受到近兩年中國政府推出控制物價、房價上漲的宏觀調控政策所影響,使得中國與香港股市出現較為震盪的走勢,主要的大盤指數如上海綜合證券指數更是出現大幅下跌,而追蹤這些指數的ETF自然也就不會有太好的表現。不過,主動式投資的中國及香港股票型基金,仍然可以藉由其在各產業的投資佈局與選股能力,而取得較佳的績效表現。 此外,在2010年,中國股市的中小市值股票表現也明顯優於大型股,這也是導致成份股皆為大型股的上證50、滬深300指數表現不佳的另一個原因,而追蹤該指數的標智上證50ETF以及寶來標智滬深300ETF自然也就沒有發揮的空間。不過,對持續看好中國經濟成長實力或是大型股未來表現空間的投資人來說,中國與港股的ETF仍有其相對的便利性、高透明度等優點,依舊是值得投資人參考的投資工具。 隨主管機關的開放腳步,台灣ETF市場可望增添新元素 事實上,ETF的特色在於它是採取「被動式」的管理,相對於「主動式」管理的基金來看,降低了投資人對於選擇管理團隊的疑慮。多數ETF之價格波動及報酬表現,僅會受到指數成份股價格及所佔權重高低所影響,也免去投資人判斷最佳買入、賣出時機的疑慮。除此之外,這個相當透明簡單的操作策略,對投資人所帶來的最大的好處,就是相較於開放式共同基金具有較低廉的管理費及手續費,因為這部分的費用在無形中也會影響投資人的獲利收益。 對台灣的投資人而言,目前國內成份證券的ETF產品可能有重疊性較高的問題,然隨著台灣的金融監管單位不斷地開放及對外的交流下,未來將可望見到更多追蹤國外大盤指數的ETF或是境外的ETF被引進台灣市場,許多在國外已相當風行的商品類、區域國家型、放空(Inverse)或槓桿放空(leverage Inverse)等也可能被陸續引進或進行討論,提供台灣投資人更多的投資選擇機會。 (本文由晨星研究部提供) |
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臺灣ETF的表現及市場概況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